12月24日,山東省科技廳正式公布了2020度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我校獲批5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立項數位列駐魯高校第2位、省屬高校第1位。這是2020年我校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后,在青年人才科技項目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對我校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科技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產生了積極影響。
我校2020年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的項目分別是化學化工學院王斌教授申報的“仿生催化”、化學化工學院馬洪敏教授申報的“光電化學生物傳感”、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孟寧副教授申報的“血管內皮細胞與動脈粥樣硬化”、山東省建筑材料制備與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侯鵬坤副教授申報的“納米改性鋁硅酸鹽膠凝材料”、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張玉海教授申報的“低維鈣鈦礦基閃爍體的開發及應用”。
學校高度重視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和組織工作,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進入答辯環節的項目名單公示后,科技處聯合各相關學院(平臺)主動提供個性化服務,采用預答辯的形式,邀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9年獲得省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聯合基金資助的項目負責人對進入答辯的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指導項目負責人完善答辯PPT,有效地保障了答辯項目的立項率。2020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經過同行專家評議、視頻答辯等評審程序,最終擇優立項63項。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簡稱“省優青”,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經取得較好成績、發展潛力較大的38周歲以下優秀青年科研人員,為培育有望沖擊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或更高層次人才做準備。這也是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改革,將山東省省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聯合基金調整為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后,首批立項的山東省優秀青年基金項目。改革后的山東省優秀青年基金,面向全省所有高校和科研單位開放申請,競爭更加激烈。
撰稿:劉海云 編輯:張偉 編審:賈海寧